我院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培训会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对公共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显著,实验室检测是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重要手段,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和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检测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推动精准医学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由我院检验科主办的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培训会于6月26日在南充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川渝地区多名知名专家现场讲座,来自全市各级医院检验科200余名检验工作者参会。
大会由我院检验科主任、本次大会主席郭晓兰教授主持,会议涵盖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检验实验室管理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答疑、讨论交流等形式进行,为南充市各级医疗机构检验科人员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床微生物室康梅教授以病原真菌非培养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为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对侵袭性真菌病(IFD)及病原真菌非培养诊断技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介绍,详细讲述了IFD常见致病菌的感染发病机制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发展。康梅教授总结到,随着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实验诊断方法更加多元化、精准化,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临床实际应用情况仍有许多需要填补的空白,同时需要加强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协作,提升对感染性疾病处理的执行力;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仍然需要未来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徐绣宇教授以临床微生物药敏报告审核为主题进行学术分享,主要从报告抗菌药物的选择、药敏检测方法的选择、判读解释标准的选择、特殊表型的识别复核四个方面由表及里的剖析了规范药敏报告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的处理方式。徐绣宇教授总结到,药敏报告要结合临床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特殊标本,多方面分析,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时效性,为更好的服务临床提供高效、有力的辅助诊断。
来自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副主任谢成彬以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对胎儿的影响与实验室检测为主题,对李斯特菌感染过程中的感染人群、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情况、菌落特征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授。谢成彬教授指出李斯特菌的主要感染人群为孕妇与新生儿,其导致的发病风险及致死率尤为严重,提示孕妇或备孕妇女在妊娠过程中要禁其食源性感染,并加以预防。
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微生物培育质量副组长刘鑫以临床微生物质谱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为主题,讲述了质谱发展史以及临床微生物质谱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阐释了质谱技术在该领域从探索到实践的艰辛历程。
最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静教授、黄亨建教授分别以感染患者的凝血功能处理策略、血清KL-6在间质肺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凝血功能处理策略、血清KL-6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为南充地区检验界同仁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开阔了学术视野,促进了交流与合作,为提高南充地区实验室应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孙达、梁骑 摄影:徐磊 审核:郭晓兰 文章来源: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