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能力与教学创新的双轨考核-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届麻醉科专业基地技能竞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量:1
字号:

近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届麻醉科专业基地技能竞赛成功举行。本次竞赛突破传统单一技能考核模式,采用“学员临床能力+导师教学水平”的双轨考核体系,特别增设对指导老师教学能力的评估环节。

本届竞赛采用了分站式考核模式,设置两个核心考站:第一站聚焦个人技能,第二站突出团队协作与教学引导。竞赛设计严格遵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方案》要求,全面评估麻醉住培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模拟真实临床场景,同时检验指导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

基础技能与个体能力考核第一站聚焦麻醉医生的基本功,设置了阅片能力、术前访视、医患沟通和中心静脉置管四个核心环节。在阅片环节,选手们需要精准解读各类影像学资料,检验学员基础知识水平术前访视则要求学员与标准化病人(SP)进行有效沟通,全面了解病情并评估麻醉风险沟通能力考核环节,重点评估学员向患者解释麻醉方案、获取知情同意以及安抚患者情绪的能力,展现了医学人文关怀在麻醉实践中的重要性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要求在模型上规范完成,考官从操作熟练度、无菌观念、并发症处理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评分。

情景模拟与教学能力双考核第二站的情景模拟竞赛将紧张气氛推向高潮。本站模拟了麻醉危机资源管理(如失血性休克、气胸、意外困难气道、饱胃患者的快速顺序诱导、过敏性休克、手术室内意外应急反应等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参赛团队需要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下快速识别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有效处置,全面考验了选手们的临床思维、决策能力和团队配合。本站也纳入了对指导老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每位指导老师需要在赛前完成教案编写,并在情景模拟中适当时候给予必要的教学指导。考官从情景设计合理性、教学引导有效性、临场应变能力等多个维度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参赛指导教师陈昌林表示:“这种双重考核模式既检验了学员的临床能力,也检验了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编写教案和设计情景,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本次竞赛中,指导老师们提前一个月开始筹备和剧本打磨,进行案例试运行,确保情景模拟的真实性和教学价值。这种模式为临床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提示我们今后应更加注重教案编写的规范性和情景设计的真实性。参赛学员普遍反映,这种高仿真的模拟竞赛极大提升了他们的临床应急能力和操作熟练度。“通过比赛,我们不仅巩固了急救技能,更在团队协作和快速决策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评委专家麻醉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王姬指出,这种以竞赛形式开展的考核,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记忆,对青年医师构建系统化应急思维极为有益。毕业后培训部卢茸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的模式,不断优化竞赛内容和形式,为住培学员和指导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平台。”

竞赛结束后,麻醉科专业基地针对考生的共性短板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强化麻醉临床技能操作与临床处置能力、加深临床操作规范意识以及注重人文沟通与医疗安全细节。

我院麻醉科专业基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重点专业基地、麻醉专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重点学科及四川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将依托四川省“重点专业基地建设”项目,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提升区域带头作用和辐射功能,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医疗服务能力。在加快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关键进程中,我们将积极贡献麻醉专业的智慧与力量。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院内导航 满意度调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院史馆线上云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