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首页 公众版 科室导航 胃肠外二科 健康科普 详细

大肠癌患者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03 来源部门:胃肠外二科 浏览量:1
作者: 夏术森
字号:

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大肠癌具有起病隐匿的特点,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一、病因

1、饮食因素:如高脂肪饮食、低纤维饮食、动物蛋白、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摄入酒精、维生素A及微量元素缺乏等。

2、大肠的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与家族性结肠腺瘤病,血吸虫病等。

3、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

二、临床表现

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随后出现有关的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有腹泻,粪便糊状,可与便秘交替,主要由于癌瘤表面糜烂并伴有肠功能紊乱所致,多见于右侧结肠癌。有时以便血为突出表现。

2、腹痛:当大肠癌有糜烂、继发感染时,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有腹痛。一般见于右侧大肠癌,有右腹钝痛或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胃结肠反射加强而有餐后痛。

3、腹部肿块,以右腹为多见。

4、直肠癌者可触及直肠肿块。

5、全身情况:进行性贫血、乏力与消瘦,或伴有低热等。晚期患者有恶病质、黄疸、腹水等。并发症见于晚期患者,可有肠出血、穿孔、化脓性腹膜炎、结肠周围脓肿等。

三、住院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正确引导病人认识癌症,使其认识到癌症并非不可战胜,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力争彻底治愈疾病,切忌恐惧和不安心理。设法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在不引起疲劳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应鼓励病人适当地生活自理,以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各种治疗和康复措施。

2、肛门手术患者保持伤口清洁。若创面未完全愈合,每次排便后需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3、有造口的患者我们会在住院期间教会您如何更换造瘘袋及造口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请您安排家属主动学习。

四、出院健康教育

1、进食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对大便次数、性状、形状有改变,或大便有粘液或血的患者,应定期作肠镜检查,尤其对有息肉家族史的患者应作肠镜检查。

3、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1次,共2年,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共5年。术后1年内行肠镜检查,以后根据需要进行。

编辑者:夏术森  审稿者:周彤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院内导航 满意度调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