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020全国爱眼日”公益宣传
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根据国际防盲机构(IAPB)数据显示(如下图),自1990年至2020年,我国轻度视力损伤(双眼中最优眼矫正视力>0.3, <0.5)患病率由3.46%降至2.56%,中重度视力损伤(双眼中最优眼矫正视力≥0.05, ≤0.3)患病率由4.36%降至2.94%,而盲(双眼中最优眼矫正视力<0.05)的患病率由0.64%降至0.34%。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医疗水平、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防盲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视力损伤的患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目前仍有约8千多万人口有视力损伤,其中包括盲人600余万。由此可见,我国的眼健康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数据来自国际防盲机构(IAPB)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盲机构(IAPB)于1999年启动了“视觉2020(VISION 2020)”计划。该计划的口号是:“每个人都享有看得见的权利(The Right to Sight)”,它倡议:“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应该遭受不必要的视力损伤,那些不可避免的视力损伤患者也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视觉潜能”,该计划旨在消除可避免的视力损伤。目前导致我国视力损伤的常见病因分布如下图,其中屈光不正、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导致的视力损伤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而这些眼病导致的视觉损伤均是可避免的,通过早期的防控及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永久性视力损伤的风险。今年正好是“视觉2020”的计划年,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仍很严峻。我们仍迫需加大眼健康教育力度,普及不同年龄人群的眼健康教育,让更多的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知识并做好科学眼保健、眼病防控,这是眼健康工作的根本。
数据来自国际防盲机构(IAPB)
“2020全国爱眼日”倡议:
合理用眼,关注孩子眼健康,科学防控近视,拥有光明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孩子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但又面临不断加大的课业负担和阅读需求,这大大增加了孩子发生近视的风险。在此关键期内发生的近视若没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可导致孩子高度近视,进而可能引起高度近视性的眼底病变而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伤。良好的用眼习惯及科学防控近视,避免其带来的不必要的视力损伤:
- “一加一减”原则:减少近距离学习,包括阅读、书写的时间和强度;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
- “三个一”原则:阅读时眼睛要离课本“一尺”;握笔时手指离笔尖约“一寸”;看书写字时胸口离书桌“一拳”。
- “三个二十”原则:“二十”分钟近距离用眼(如看书、写作业、看电子显示屏)后,看“二十”英尺(6米)外的景物“二十”秒。
- 建立个人视力健康档案,一年两次监测,定期到眼科或正规视光机构随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若孩子不幸发生近视,请务必记住“近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屈光状态及其屈光进展情况进行屈光矫正或近视控制以减缓其进一步发展,务必到正规眼科或视光机构进行近视控制。目前控制近视发展公认的方法为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和角膜塑形镜。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正常眼底照(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的问世,眼底筛查变得日益简单、高效。除了能发现眼部自身疾病引起的眼底改变如青光眼眼底改变、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改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视网膜等疾病以外,由于眼底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看到血管的部位,这些血管还反映了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健康状况,许多全身疾病都会在眼底留下“蛛丝马迹”,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脑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都会在眼底表现出特征性的改变。定期的眼底照相筛查对于相关眼病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避免不必要的视力损伤至关重要,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以及老年人群更应重视眼底的随访。
- 关爱白内障患者,共享清晰视界
白内障(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眼睛里的晶状体逐渐变得不那么清晰,称之为白内障。白内障可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初期可表现为视物重影、眩光,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严重视力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致盲,而这种盲是完全可避免的,可通过及时手术治疗得到良好的视觉康复。
- 控血糖、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常见全身病。糖尿病可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最常见的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次还包括糖尿病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这些并发症若未得到妥善的处置,将引起严重的视力损伤。糖尿病性眼病的治疗主要为对因治疗,通过内分泌科控制血糖、定期眼科随访、早期诊断、及时干预等手段遏制其进展,以避免永久性视力损伤的发生。
- 重视低视力康复,提高视觉质量
低视力(双眼中最优眼矫正视力<0.3)往往是各种眼部器质性疾病终末阶段引起的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如“视觉2020”计划口号所讲:“每个人都享有看得见的权利”,虽然已造成不可避免的视力损伤,我们仍应尽最大努力让这个群体发挥他们最大的视觉潜能,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低视力患者及家属应积极向眼科低视力门诊及残联机构申请低视力助视器的矫正以及相关低视力视觉活动的训练,以改善功能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谭青青 审稿者:兰长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