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骨髓,您怕吗?
在血液科病房,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患者亲属与患者配型成功后,却担心捐献骨髓会对自己的身体创伤较大、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选择放弃。那么,捐献骨髓真的如此可怕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相。
骨髓捐献是指将健康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有某些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患者,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正常的造血和免疫系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骨髓”其实是指造血干细胞。

目前,最常用的捐献方式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捐献者在捐献前几天接受动员剂注射,以促进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中,不需要对捐献者行骨髓穿刺。采集过程类似于献血,通过一台机器将捐献者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4小时,大部分捐献者只需进行一次或两次采集。捐献过程无创,大多数人仅会感到轻微的不适或疲劳,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不适。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导致捐献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不足,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正常人造血干细胞的储备量远远超过自身需求,捐献一定数量的造血干细胞足以维持正常的造血,况且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再生的能力,当一个造血干细胞分裂时,它可以产生两个新细胞,其中一个用于替代原有的干细胞,另一个则分化成血细胞。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使得造血干细胞在捐献后能够迅速恢复。

从医学伦理和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医生绝不可能为了救治患者而牺牲一个正常人的身体健康。
在魏锦主任的带领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已成功完成多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捐献者均为患者的亲属,且无一人在捐献后出现身体异常。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年轻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与其姐姐配型成功后,由移植组倪勋教授及其团队实施了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教师节当天,患者家属特意送上感谢信,表达了对倪勋教授及其团队的深切谢意。这不仅肯定了医生团队的专业精神,也从侧面证明了捐献骨髓不会损害捐献者的身体健康。


“捐献骨髓,您怕吗?”——了解真相后,答案也许会有所改变。捐献骨髓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它是一个安全、相对简单的过程。如果您有意愿,不妨勇敢地迈出这一步,让爱心之光照亮更多生命的希望。
作者:林晓静
审核:魏锦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