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17.09.19
来源部门:临床医学院教务部
浏览量:1
字号:
一、实习大纲
能根据医学教育和学科专业发展情况,结合实习对象的培养要求,不定期组织修订本科室实习大纲;实习大纲内容详尽,安排明确,指导性强;有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任务的科室,实习大纲要覆盖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关于实践技能的考核要求知识点。
二、实习生基本管理
能根据医学教育和学科专业发展情况,结合实习对象的培养要求,不定期组织修订本科室实习大纲;实习大纲内容详尽,安排明确,指导性强;有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任务的科室,实习大纲要覆盖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关于实践技能的考核要求知识点。
二、实习生基本管理
1.主动管理,清楚实习教学任务,教学主任、教学秘书应组织新入科学生开展入科教育,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有关的规章制度、医护合作问题、医患沟通问题以及本科室特殊工作要求等,落实分组安排,并及时在《实习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中。
2.指派专人负责实习生纪律管理,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考勤管理,并如实登记在《实习生考勤记录表》。
3.关心学生并严格管理,能及时填写《实习生情况联系卡》向教务、学工部门反馈,表扬优秀实习生,以及及时反映有纪律缺陷学生的情况。全年至少填报4份。
4.实习生的分组情况及本院带习教师(一般为治疗组长)姓名应张贴在科室公告栏中。
三、实习教学活动
2.指派专人负责实习生纪律管理,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考勤管理,并如实登记在《实习生考勤记录表》。
3.关心学生并严格管理,能及时填写《实习生情况联系卡》向教务、学工部门反馈,表扬优秀实习生,以及及时反映有纪律缺陷学生的情况。全年至少填报4份。
4.实习生的分组情况及本院带习教师(一般为治疗组长)姓名应张贴在科室公告栏中。
三、实习教学活动
1.能根据实习大纲实施教学活动,带习教师有主动教学的意识和热情,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除了安排学生完成日常诊疗事务性工作外,组织实习生参加教学查房、及其他临床教学活动(包括基本临床技能训练、病案讨论、实习生小讲课、读书报告等),并分别在《实习生教学查房记录表》(全年至少30次)、《实习生临床教学记录表》(全年至少30次)作如实记录。
2.提高实习生小讲课等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各科室尽量安排固定的临床教学活动时间,制定《本科实习临床教学活动计划安排表》,按月度(每月25日前提交下月临床教学活动计划)或按半年(每年12月25日前提交次年上半年、每年6月25日前提交下半年计划)提交至教务部,以便按月汇总向学生公布。
3.科室公告栏内也应公布当月临床教学活动计划安排表,以方便实习生在组间或科室间交叉学习。
四、实习考核
2.提高实习生小讲课等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各科室尽量安排固定的临床教学活动时间,制定《本科实习临床教学活动计划安排表》,按月度(每月25日前提交下月临床教学活动计划)或按半年(每年12月25日前提交次年上半年、每年6月25日前提交下半年计划)提交至教务部,以便按月汇总向学生公布。
3.科室公告栏内也应公布当月临床教学活动计划安排表,以方便实习生在组间或科室间交叉学习。
四、实习考核
1.实习大纲中明确说明考核方式、要求、成绩比例;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并及时修订《实习生考核手册》,其中包括:
2.病例学习登记表:由学生逐日登记在该科实习期间,在门诊及病房收治或学习的病例。应至少覆盖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的常见病、多发病。
3.实习生临床学习登记表:由学生逐日记录在该科实习期间参加的实习生小讲课、病案讨论、读书报告、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的临床学习经历。
4.实习生文字病历与首次病程记录:每学生在每科每周至少应完成一份,病例由带习教师指定,问诊、查体由教师在床旁考核,学生应在24小时内完成文字病历、首次病程、参考资料和学习心得,交带习教师审阅,教师综合其床旁问诊查体情况、病历书写、诊疗处理分析等予以量化评分,并体现在出科成绩中。
5.基本临床技能考核评分表:将基本临床技能教学任务按项目分解到临床实习科室,由该科室制定考核评分表并负责考核,如轮转该科室,尽量采用床旁考核,如条件不允许,可联系临床技能中心,按月或季度,组织学生进行模具考核。保证基本技能操作项目毕业前人人过关。
6.实习生量化考核评分表:由科室结合学科特点制定,能反映学生实际工作中的职业态度和行为、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医患沟通等方面,其成绩之和作为该生在该科室的出科成绩。
《实习生考核手册》由各临床实习三级学科负责制定,教务部统一印制,在学生入科时发放填写,出科前交实习治疗组长、住院总医师、教学主任分级评阅签章,并在每轮学生出科后2周内统一将实习成绩汇总及分析交附属医院教务部。
注:以上参考《中国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制定,侧重于“临床专业实习”,护理、医技类各专业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本学科实习教学特点自行制定基本要求。
2.病例学习登记表:由学生逐日登记在该科实习期间,在门诊及病房收治或学习的病例。应至少覆盖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的常见病、多发病。
3.实习生临床学习登记表:由学生逐日记录在该科实习期间参加的实习生小讲课、病案讨论、读书报告、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的临床学习经历。
4.实习生文字病历与首次病程记录:每学生在每科每周至少应完成一份,病例由带习教师指定,问诊、查体由教师在床旁考核,学生应在24小时内完成文字病历、首次病程、参考资料和学习心得,交带习教师审阅,教师综合其床旁问诊查体情况、病历书写、诊疗处理分析等予以量化评分,并体现在出科成绩中。
5.基本临床技能考核评分表:将基本临床技能教学任务按项目分解到临床实习科室,由该科室制定考核评分表并负责考核,如轮转该科室,尽量采用床旁考核,如条件不允许,可联系临床技能中心,按月或季度,组织学生进行模具考核。保证基本技能操作项目毕业前人人过关。
6.实习生量化考核评分表:由科室结合学科特点制定,能反映学生实际工作中的职业态度和行为、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医患沟通等方面,其成绩之和作为该生在该科室的出科成绩。
《实习生考核手册》由各临床实习三级学科负责制定,教务部统一印制,在学生入科时发放填写,出科前交实习治疗组长、住院总医师、教学主任分级评阅签章,并在每轮学生出科后2周内统一将实习成绩汇总及分析交附属医院教务部。
注:以上参考《中国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制定,侧重于“临床专业实习”,护理、医技类各专业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本学科实习教学特点自行制定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