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首页 公众版 科室导航 消化内科 健康科普 详细

消化内镜中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科普

发布时间:2022.06.22 来源部门:消化内科 浏览量:1
作者: 赵俊宇 摄影: 赵俊宇
字号:

什么是ESD手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消化道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该技术可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具有创伤小、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点。

哪些病变需要行ESD手术?

ESD手术可以有效切除消化道粘膜层以及粘膜下层的病灶组织,针对病变较大的癌前病变和早期消化道癌、粘膜下肿物治疗均有很好的效果。

食管ESD适应症:1.大于15mm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早期食管癌:结合术前检查深度确定在粘膜层或SM1层且临床没有血管和淋巴管侵犯证据的高-中分化鳞癌;3.伴有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Barrett食管;4.姑息性治疗:侵犯深度超过SM1、低分化食管癌和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拒绝外科手术者。

胃ESD适应症:1.无论病灶大小,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2.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合并溃疡存在的分化型粘膜内癌;3.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无合并溃疡存在的分化型SM1粘膜下癌;4.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20mm,无合并溃疡存在的未分化型粘膜内癌;5.大于20mm的胃粘膜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EMR术后复发或再次行EMR术困难的粘膜病变;7.高龄或有外科手术禁忌症,或有可以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癌,或拒绝外科手术者可以视为ESD手术的相对适应症。

肠道ESD适应症:1.无法通过EMR实现整块切除的>20 mm 腺瘤和结直肠早癌。术前须依据抬举征、放大内镜或EUS评估是否可切除病变。2.抬举征阴性的腺瘤和早期结直肠癌。3.>10 mm的EMR残留或复发病变,再次EMR切除困难的病变。4.反复活检仍不能证实为癌的低位直肠病变。

ESD手术要做哪些术前准备?

知情同意  术者应在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ESD操作过程、可能的结果及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应明确说明ESD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后果。对于 可能接受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应术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以及追加外科手术等其他治疗的可能。  

患者准备  术前须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国际标准化比等,指标异常可能增加ESD术后出血的风险,应予纠正后实施ESD。服用抗凝药的患者,需要心内科医师评估原发病的风险大小,并酌情停药。

部分患者需麻醉与监护术前应对患者的病情及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决定所采用的麻醉方式。

ESD手术有哪些过程?

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 首先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部位、大小、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范围、性质、浸润深度。

对病灶进行标记,然后注射针行粘膜下注射后切开粘膜层,进行粘膜下剥离术,最后处理创面。图片 6

ESD术后患者需要怎么做?

住院期间术后患者应禁食,观察术后有呕血、便血等活动性出血,观察有无胸腹部剧烈疼痛等术后并发症。主管医师会每日评估患者病情后逐渐开放饮食,进食后无不是感,术后病理标本回示无需进一步处理,患者可病理出院。

出院后建议患者定期内镜和其他影像学检查随访,具体随访时间和要求根据病情不同略有变化,可咨询主管医师或主刀医师门诊咨询。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院内导航 满意度调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院史馆线上云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