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西部食管癌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川东北肺癌防治联盟会议在南充成功举办
11月7日至8日,由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我院胸外科承办的“第十届西部食管癌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川东北肺癌防治联盟会议暨肺结节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培训班暨食管癌诊疗进展培训班”在南充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北京、广东、贵州、云南、河北、新疆、重庆等地的6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通过手术演示、专题研讨和多学科对话等形式,围绕食管癌与肺结节的诊疗前沿、手术技巧及规范化诊疗展开深入交流。

手术实战启幕,聚焦高难技巧
11月7日,会议以“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术式)”手术直播演示拉开帷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教授与我院付茂勇教授分别进行演示,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线下会议由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阆中市人民医院等单位专家参与讨论,线上观看人数达2000余人,为会议奠定了浓厚的学术基调。

开幕与新书发布,共启学术新篇
11月8日,我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李敬东教授致欢迎辞,充分肯定了医院胸外科在胸部肿瘤防治和疾病诊治方面的成就。他强调,作为省医学中心,医院始终以人民健康为首位,致力于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胸外科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胸外科主任付茂勇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西部食管癌防治事业的成就,强调推动诊疗规范化、技术精准化和合作深入化的重要性,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随后,会议举行了《食管胃吻合图谱》新书发行仪式。该书由付茂勇教授与国内多位专家共同编撰,凝聚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智慧,将为胸外科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提供宝贵的实战参考。

食管癌专题:深度剖析手术精髓与治疗策略
食管癌诊疗学术交流环节分为多个专题单元,聚焦当前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核心与难点。
在第一环节中,中国医学科学院毛友生教授就“食管癌手术质控-从量变到质变”进行阐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俊峰教授分享了“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后pCR患者辅助治疗的证据累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旭东教授则介绍了“CAR-T治疗的机遇和挑战”。
胸腔镜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专题成为全天亮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袁勇教授、我院付茂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秦建军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郭伟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戴亮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冷学峰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王友于教授等相继登台,分享了各自医院在这一高风险、高难度操作中的技巧与经验。上海市胸科医院孙益峰教授还就“复杂食管重建技术,空肠vs结肠”进行了深入剖析。
纵膈镜及机器人辅助技术专题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杨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跃全教授分别介绍了纵膈镜下喉返神经淋巴结清扫经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姜涛教授探讨了“充气式纵隔镜在食管疾病中的作用”。


肺结节专题:共探精准诊疗与前沿进展
肺结节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学术交流聚焦肺癌领域最新进展。
在第一环节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蒲强教授介绍了“肺癌围手术期的治疗进展”;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成教授对“免疫诱导后的选择:Ⅲ期N2期NSCLC的手术价值与边界”进行再思考;昆明市延安医院李定彪教授讲解了“囊泡型肺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汪天虎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陶绍霖教授分别分享了中晚期肺癌转化治疗经验和机器人辅助肺手术的临床实践。

第二环节中,四川省肿瘤医院胡彬教授系统介绍了胸外科机器人手术设备与技术的进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希教授分享了难定性肺结节的诊疗思考;我院张宁玲教授、周瑜博士、刘俊宏博士分别就“irAEs指南解读和临床管理”“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争议”及“肺粘液腺癌的临床诊疗争议与进展”进行专题报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丹教授阐述了“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靶向治疗进展”。

本次大会为西部地区胸外科与肿瘤科同仁搭建了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聚焦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力推动了食管癌与肺癌诊疗技术的规范化、精准化与个体化发展,对提升区域乃至西部地区的胸部肿瘤综合防治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郭珂璇 图片:郭珂璇 审核:付茂勇 文章来源:胸外科